“金山銀山新理念,綠水青山兩相連,保護生態自然美,全民守法享安年……”9月10日,一場法律知識與提線木偶巧妙融合的表演在福鼎市中小學勞動實踐基地熱鬧開演。只見臺上木偶隨著韻律“唱”出聲聲法治唱詞,將生態保護、守法理念融入傳統唱腔,臺下學生看得專注,不時為精彩表演鼓掌。 “我們結合非遺開展文化普及,用學生感興趣的法律案例設計普法內容。”福鼎市中小學勞動實踐基地教師方振針介紹,這種“非遺+普法”的形式打破了傳統普法的枯燥感,“學生們特別喜歡,參與實踐的師生反饋效果很好。” 臺上木偶演繹著法治故事,臺下法律意識悄然浸潤學生心田。“這種方式能學到很多法律知識,既有趣又生動!”正在觀看表演的福鼎市茂華學校學生鄭以燁分享道,除了實踐基地的活動,學校也十分重視法治教育,班會、課堂上常有相關學習內容。 這樣別開生面的非遺表演,正是福鼎市深耕青少年法治教育的生動縮影。一直以來,福鼎市始終堅持將青少年法治教育納入學校教育體系,構建起政府統籌、司法機關協同、學校主導、社會參與、家庭配合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模式,讓法治教育從“單點發力”轉向“多方聯動”。 如今,全市中小學幼兒園已實現法治副校(園)長全覆蓋,福鼎市少年圓桌法庭、青少年禁毒教育基地、交通安全教育基地、紅茗洋紅色法治教育基地等一批特色陣地相繼建成——這些基地集模擬法庭、禁毒教育、交通安全教育、愛國主義教育于一體,兼具實踐性與參與性,為青少年打造了沉浸式法治學習空間。在此基礎上,福鼎市還以“模擬法庭校園行”“暑期法治教育行”“畢業法治課”等多樣化活動為載體,讓法律知識走出課本、融入生活,持續提升青少年法律意識,為他們的健康成長筑牢堅實的法治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