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史春陽/攝
根據北京市土地整理儲備中心公示信息顯示,10月經營性用地中,僅有一宗地塊掛牌出讓,且該地塊的競價截止日期為10月31日,11月將成交,其余三宗地的開標時間也都在11月7日,這意味著本月住宅用地將再次出現零成交的局面。而與此同時,11、12月或將以更為集中的土地供應量維持市場的相對活躍。
土地供應節奏不均
由于掛牌或拍賣方式都需將土地公示至少10個工作日后才能成交,因此,即使是在最近幾天推地,最快也只能在11月5日之后成交,招標方式開標時間也將在近期推出地塊開標之后,即11月7日之后。鑒于經營性土地都將以“招拍掛”方式出讓,“10月住宅用地零成交”的推測將成現實。
據鏈家地產市場研究部統計,這是今年以來第4次出現土地零成交狀況,也是歷史上最多的一次。今年2月,商服用地零成交;3月,居住用地零成交;5月,經營性用地零成交;10月,經營性用地將再次出現零成交。
“這主要是由于土地供應節奏不夠均勻。”鏈家地產市場研究部張絮表示,“在樓市回暖的基礎上,土地市場不穩定因素增加,優質地塊的推出一定程度上推高了溢價率,影響到市場預期,導致政府部門對于土地市場加強把控。”事實上,9月北京多宗土地被暫停出讓后,10月至今仍未再次掛牌,這或將導致11、12月的土地供應更為集中,甚至形成全年土地成交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