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陸地港,依托福建海絲核心區建設,構建了聯通陸上、海上、天上、網上四位一體的國際物流聯通體系,也是全國唯一一個匯集國際陸港、保稅物流、國際快件和跨境電商四大通關平臺的內陸口岸。2012年開港以來,晉江陸地港業務增長迅猛,成為僅次于浙江義烏的全國第二大國際示范陸港。
支撐跨越發展的動力不竭
以“愛拼敢贏”的闖勁和“滴水穿石”的韌勁攻堅克難、砥礪奮進;弘揚“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的優良傳統,營造干事創業良好氛圍;倡導“眾人一樣心、黃土變成金”的團結精神,畫好聚力發展的同心圓
關系千家萬戶的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是一道世界性難題。
從2012年開始,三明市力排種種困難和干擾,推進以“公立醫院回歸到公益性質、醫生回歸到看病的角色、藥品回歸到治病的功能”為目標的醫改,在業內引起強烈震動。一個山區小市敢碰世界難題?單兵突進的改革能撐多久?帶著各種疑問,前來三明考察醫改的機構和人員絡繹不絕。
推行“兩票制”抑制藥價虛高,實行“年薪制”優化醫生收入結構,構建醫療、醫藥、醫保“三醫聯動”的改革框架……福建在三明經驗的基礎上,知難而進,銳意改革,成為全國醫改“棋局”中布局穩健而又落子堅決的先行省份。
“福建直面問題、敢于擔當、勇于改革的精神特別可貴。”中央領導同志在福建調研醫改時予以充分肯定。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當前,福建既擁有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也承擔了加快趕超的歷史使命,咬定改革創新不放松,成為福建搶抓機遇實現跨越的動力所在和活力之源。
▲ 這是從鼓浪嶼遙望廈門島(拼接照片,8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宋為偉攝
大膽試、勇敢闖。近年來,福建在改革創新的前進道路上目光堅定、步履堅實:
自貿試驗區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一照一碼”、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等17項創新成果在全國復制推廣,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日益完善。
“放管服”改革持續深化,大幅精簡省級行政許可事項,全部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成為保留省級行政許可事項最少的省份之一。
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成果豐碩,建立“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生態環保目標責任制,取消包括扶貧開發重點縣、重點生態功能區的34個縣GDP考核,推進黨政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試點。
跨越發展,既需要“三步并作兩步走”的時不我待,更離不開“一步一個腳印”的腳踏實地。為此,福建一方面在區域、市場、產業的競爭發展中強調“敢拼會贏”的闖勁,另一方面在生態、民生、扶貧等領域倡導“水滴石穿”的韌勁。
閩西長汀縣日前通過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評估和考核驗收,這個縣一度是“山光、水濁、田瘦、人窮”的水土流失重災區,本世紀初,長汀水土流失治理被列為福建省為民辦實事項目,各級各部門投入空前,全縣干群歷經10多年苦干,長汀實現了“荒山—綠洲—生態家園”的滄桑巨變。
“按照‘進則全勝、不進則退’的要求,今后我們將以更大努力、更高標準加強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態建設,力爭水土流失率控制在5%以內。同時,堅持生態建設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長汀縣委書記廖深洪說。
抓改革、促發展,關鍵的因素是人。干部狀態和政府效能,更是一個地區發展環境的關鍵構成。
拖了多年的地鐵通了、臟亂差的火車站靚了、低迷的招商活了……去年下半年以來,福州市大力弘揚“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的優良傳統,推出一線考察干部的創新機制,覆蓋全市12萬多名干部。一大批干部投入到征地拆遷、市容提升、招商引資等重點工作一線,一批長期困擾一方的“老大難”問題迎刃而解,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嶄新局面。
去年11月下旬起,福州推行審批服務窗口無否決權服務機制,著力解決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過程中的“不收件”、“隨意退件”和“中梗阻”等問題,為申請人提供公平公正、快捷周到的政務服務。
福州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吳深生表示,以一線的實際表現精準識別干部,有助于推動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鮮明用人導向,營造良好的干事創業環境。
在閩北南平市,福建夢之鮮食品有限公司歷經7年自主研發釀制的有機麥芽汁,剛剛獲得了國家有機產品認證書。
▲ 6月14日,機器人在位于福建省福清市的福耀玻璃浮法玻璃生產線作業
收獲的時刻,公司董事長刁桂華最想和一個人分享喜悅——今年3月18日不幸車禍遇難的南平市委常委、副市長廖俊波。正是廖俊波生前再三的關心和扶持,刁桂華才得以從臺風受災、資金緊張的泥潭中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