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馭復雜局面的能力不斷提升——10年來,一種力量始終在凝聚:中國共產黨人從容應對難事、急事,成功舉辦大事、要事,經受住一次次考驗和挑戰
初冬的陽光里,位于四川德陽的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藍白相間的新廠房巍然佇立。
汶川地震前,企業連續多年摘取全球發電設備產量第一的桂冠,地震后又連續4年位居榜首。
4年前的那場特大地震,幾乎將這里夷為平地。
“再大的困難,我們都能克服;再大的考驗,都阻擋不了我們前進的步伐。”十八大代表、東方電氣總經理斯澤夫感慨萬分。
歷史,總是以最嚴峻的方式,考驗一個民族自強拼搏的能力,考驗一個執政黨處理復雜問題的水平。
從席卷全球的國際金融危機,到特大地震、特大泥石流等嚴重自然災害,到“3·14”、“7·5”打砸搶燒嚴重暴力犯罪事件,從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到上海世博會,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科學決策,沉著應對,團結帶領全國人民眾志成城,迎難而上,成功舉辦大事、要事,從容應對急事、難事,經受住了一次又一次重大考驗,不斷提升駕馭復雜局面的能力。
……
需求疲弱、增速驟降、失業上升、稅收下滑……幾年前,當國際金融危機海嘯般席卷全球時,暗礁與漩渦,橫亙在中國經濟這艘巨輪面前。
中國這個擁有13億人口的經濟大國開始了艱難的應戰——
這是一串遍及大江南北的足跡:從東北重鎮到邊疆省區,從江浙沿海到廣東改革開放前沿,胡錦濤等中央領導同志紛紛奔赴各地調研,及時把脈經濟運行情況;
這是一組讓人印象深刻的數字:僅2009年上半年國務院就召開常務會議33次,研究討論74項議題,其中,31次會議、51項議題與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直接相關;
這是一系列讓市場為之振奮的舉措:發放家電下鄉補貼,全面實行增值稅轉型改革,四萬億投資計劃、十大產業振興和調整規劃接連出臺;
這是一張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成績單:隨著黨中央、國務院迅速出臺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一攬子計劃,至2009年底,中國經濟成功實現V形反轉,率先回升向好。
立足當前又著眼長遠,在初步擺脫經濟危機沖擊后,共和國決策者們的目光看得更遠。
“加快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正確處理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通脹預期三者的關系”……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日子里,中央政治局共召開30多次會議,其中有8次研究經濟工作,對如何在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中實現經濟平穩可持續發展作出戰略部署。
……
有一種力量可以凝聚人心,眾志成城——
10年來,每一個危急時刻,中央領導同志都在第一時間出現在災區人民群眾中,凝心聚力,提振士氣,及時采取措施應對災情。
這是一個令人難忘的細節:“在這一困難時刻,我需要盡快趕回國內……”玉樹強烈地震發生后,心系災區的胡錦濤總書記果斷壓縮出訪行程,從巴西提前回國,經過近25個小時長途飛行回到北京后,又趕赴雪域高原,與人民同呼吸共患難。
從非典疫情到大范圍洪澇災害,從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到汶川特大地震……
災情就是命令!第一時間發布動員令,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第一時間調集救援力量,第一時間發布信息……黨中央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譜寫出一曲曲氣吞山河的壯麗詩篇。
有一種情懷可以溫暖人心,砥礪斗志——
10年來,每一次生死關頭,每一次救援行動,中國共產黨人都始終秉持生命至上原則,不放棄、不拋棄。
救人,救人,還是救人。無論是非典疫情、汶川地震還是泥石流災害,在災難來臨的第一時間,黨中央處變不驚、沉著應對,始終把救人放在首要位置。
和死神賽跑,和生命競速。汶川震后10天內,83988名同胞從廢墟中獲救,360多萬傷病員得到及時救治。兩周時間里,10048位重傷員安然轉送至全國20個省區市的375家醫院。
每個數字的背后,都是對生命的尊重;每次救援的背后,都是對以人為本理念的弘揚。
有一種進步可以鼓舞人心,奮發前行——
10年里,我國通過了突發事件應對法,修訂了抗震減災法等和危機應對相關的法律不下10部。
10年里,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和涉及公共安全、安全生產等領域的25件專項預案、80件部門預案出臺生效,國家危機應對機制進一步完善。
10年里,從中央到地方,從政府官員到普通民眾,防災減災意識得到較大提高。
……
偉大的民族,總能在考驗中鍛造不屈的精神;先進的政黨,總能在挑戰中凝聚強大的力量。
這是經受大事、要事磨礪,民族精神不斷升華的10年。
從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到上海世博會,從“嫦娥”攬月、太空漫步到超級計算機、基因測序等前沿科技實現重大突破,從南水北調到西氣東輸等重大工程捷報頻傳,中華民族書寫了一個又一個傳奇,讓世界驚嘆。
從載人航天精神到抗震救災精神,再到奧運精神,10年來,在一次次考驗中,民族精神在升華,自信心進一步提升,中華民族更加具有凝聚力。“加油,汶川”“加油,中國”的吶喊聲至今仍然響徹云霄……
10年里,面對境外敵對勢力的干擾破壞,黨中央、國務院從容應對,依法處置了拉薩和烏魯木齊打砸搶燒嚴重暴力犯罪事件,迅速控制事態發展,保衛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并制定了一系列推動西藏、新疆等民族地區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重大政策舉措,雪域高原、天山南北呈現出科學發展、后發趕超的喜人景象。
以史為鑒,昭示未來。10年來,從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周年到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再到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人們深刻總結偉大歷程和寶貴經驗,更加堅定了改革開放的信念,堅定了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