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影不買票,只需1分錢,就可以在視頻網站享受7天高級會員服務。這樣的宣傳不陌生吧?不過你可能不知道,7天之后,視頻網站竟會自動續費,甚至長時間都不會告知消費者。大家熟知的樂視網、愛奇藝、PPS等視頻網站均存在“1分錢”陷阱......你中槍了沒?快看看到底咋回事!
1分錢享受7天會員?真相是“花式騙錢”
2015年12月,廣州的小林正在網上追捧熱播劇,她看到一家視頻網站推出了“1分錢享受7天高級會員服務”的體驗活動,就通過微信支付了參加了活動。
小林以為,7天的體驗過后自己就不再是這家視頻網站的會員了。沒想到半個月后,小林收到了一條銀行短信,通知她的銀行卡被扣了18元錢。
小林再次點擊視頻網站,找到了銀行扣費的原因。小林說,那18元其實是自動續了一個月的會員。“體驗一結束,馬上就給我續上了”。
不是聲稱“1分錢享受7天會員”嗎?怎么過了7天網站還會自動續費呢?小林覺得有些奇怪,而且自己也沒有看到有自動續費的明顯提醒。
毫不知情被扣了錢,小林這才注意到,原來這家視頻網站“1分錢享受7天會員”活動頁面上還標注著:“要開通連續包月服務才能領取7天免費會員”。
頁面下方有一行很淺的字體,提示如何取消連續包月及停止續費的方式。點擊進入頁面后,會有綁定支付寶賬戶的頁面,并生成1分錢的訂單。除了活動頁面的不明顯淺色字之外,其它頁面均無提示如何取消。
看到視頻網站這樣不明顯的規定,小林有些生氣。小林說,這其實就是“花式騙錢”,“一開始給你一點甜頭,后來莫名其妙繼續扣,有點類似于消費陷阱”。
小林發微博反映了這一情況,但并沒有得到這家視頻網站的重視。與此同時,小林發現,還有很多消費者有和她類似的遭遇。
1分錢為噱頭!視頻網站自動續費,消費者毫不知情
北京的小李也是這樣一位上過當的消費者,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她被這家視頻網站扣了10個月的會員費。
當時小李想看一部劇,體驗7天后就再也沒有登陸過這家視頻網站。直到將近1年之后,2016年7月的一天,小李莫名收到了一條扣費通知。
從客服人員那里小李才得知,自從她在2015年8月11日參加“1分錢享受7天會員”的活動后,從當月的18日開始,她的銀行卡每月都被扣掉18元會員費,只不過在最初的3個月里,這家視頻網站以每月15元、16元、17元的費用進行了返還,但在3個月之后,其余的7個月每月都被扣掉了18元的費用。
更讓小李驚訝的是,在這被連續扣費的10個月中,這家視頻網站竟然沒有給她發來任何扣費通知或提示。
小李想要取消自動扣費,這時候她才發現,活動頁面的自動續費提示一點都不明顯。小李還發現,自己當初用微信支付的1分錢,這家視頻網站一直從微信關聯的銀行卡扣錢。
氣憤之余,小李決定要回自己被扣的100多元錢,她和這家視頻網站進行了長達兩個星期的艱難交涉。面對網站的強硬態度,小李并沒有放棄維權,終于,這家視頻網站同意退給小李7個月的會員費。
抓住消費者心理:“不可能因為100多元錢去打官司”
在2015年11月,哈爾濱的韓先生也參加了這家視頻網站的“1分錢體驗7天會員”活動,他同樣沒有注意到其中的自動續費提示,因而落入了扣費陷阱之中。
2016年6月1日,韓先生突然收到了一條扣費提示。這時他才發現,從2015年11月底一直到2016年6月,自己每個月都被扣去18元,一共扣了8個月。
韓先生立即與這家視頻網站取得聯系,要求解除綁定。但他發現,想解除自動續費并不容易,解除續約得由視頻網站的客服幫忙。
這家視頻網站為什么要以這樣的方式來扣會員費?網站客服向韓先生解釋說,這是怕會員們每個月辦理續費太麻煩,所以公司就主動代勞了。
多次交涉,韓先生得到的答復都是不予退款,這讓韓先生覺得非常無奈。在記者采訪的過程中,韓先生再次打電話給這家視頻網站的客服,希望能夠退款,但是再次遭到拒絕。
網站竟聲稱:自動續費是替客戶考慮
像小林、小李和韓先生這樣的遭遇并非個例。這家視頻網站從2015年到2016年開展的“1分錢享受7天會員”活動究竟是怎么出爐的?自動續費是怎么回事?為什么在扣費之后長達幾個月的時間里不通知消費者?
2016年7月,央視《消費主張》記者以消費者的名義來到了這家視頻網站位于北京市東四環姚家園的總部。經過聯系,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并沒有專門的投訴部門,想要弄清原委,只能由客服人員通過電話反映情況。十分鐘后,記者接到了一名客服人員的電話。記者:我感覺現在你們的“1分錢免費體驗7天會員”服務,有設置陷阱的嫌疑。
客服:當時推出這個是讓客戶體驗一下會員,但開通時界面可能字體比較小,用戶都沒有注意。這是關聯自動續費的,真的非常抱歉,給您帶來困擾了。
記者:提示也沒有,任何提醒都沒有嗎?
客服:這個是微信支付第三方代扣的,可能是在通知這塊出現了一些問題,導致客戶長時間不了解這個事情。可能確實我們考慮不周到,確實沒有放在一個明顯的位置。
記者:你們接到過多少起這樣的投訴?有多少人被自動扣費?
客服:因為我們目前接到客戶投訴就直接處理了,暫時還沒有統計。記者提出要與這家視頻網站的相關負責人見面,聽取當面解釋。經過交涉,記者終于見到了視頻網站影視會員口碑中心的值班經理。從會員的賬戶里自動扣費,這位值班經理毫不否認,聲稱這是站在客戶的角度考慮的,并且把責任一股腦推給了客服。
影視會員口碑中心值班經理:關于自動續費的情況,有的用戶確實很忙,沒有時間開通這個,我們也是站在這個角度給客戶考慮的,每個月給他提供續費。
記者:為什么許多消費者反映,他們在參加“1分錢享受7天會員”的活動時,根本沒有注意到自動續費的提示呢?
影視會員口碑中心值班經理:可能我們在焦點圖上做了這個活動,打的標題非常大,但像底下的備注、用戶協議之類的,肯定是比平常的字體要小一些。
記者:為什么消費者在不知不覺被扣費之后,長達幾個月的時間都沒有收到提示呢?
影視會員口碑中心值班經理:可能自動續費的情況當時沒有同步,我們人員是流動的,2015年到現在也不是說所有的員工都一直待到現在。我們一直以來都有自動續費的活動,官網頁面上一直都有。可能這名客服是后續來的,以官網上的頁面標準給您回復了。
多家視頻網站存在“1分錢”陷阱,你中槍了沒?
《消費主張》記者調查發現,近幾年開展“1分錢體驗7天會員”活動的并不止小林、小李等人投訴的這一家視頻網站,其它開展類似活動的視頻網站同樣遭到了消費者的質疑和投訴。
2014年2月,家住杭州的徐小姐在網上觀看熱播劇時候,發現很顯眼的位置有一個很誘人的廣告“一分錢體驗七天會員”。這讓徐小姐很心動,她趕緊注冊,綁定支付寶支付了1分錢。可是到第10天左右,徐小姐發現被該網站扣了15元,徐小姐趕緊咨詢該網站的客服。
該網站客服解釋,出現扣費是因為當初徐小姐注冊體驗的時候,忘記了取消勾選掉自動續費的選項。
家住寧波的胡女士也碰到過類似的遭遇,不過是在另一家大型視頻網站。胡女士說,參加“1分錢體驗會員”活動結束后,她的支付寶連續兩個月分別被扣了15元的會員費。
律師:消費者可以要求退還款項
不明顯的提示、自動續費,導致眾多消費者被無端扣費,遇到這樣的情況?消費者該如何維權?視頻網站應該承擔什么樣的責任?消費者又該如何規避風險呢?
北京律師協會消費者權益法律專業委員會主任葛友山指出,經營者用特別不顯著的一些位置,在一些不顯著的位置,或者用特別細小的文字來表述他的一些特殊權利,來約束消費者的利益。這樣的情況下,從法律規定來說,它是無效條款。
葛友山律師說,我國《消費者權益寶保護法》第26條明確規定,經營者在經營活動中使用格式條款的,應當以顯著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商品或者服務的數量和質量、價款或者費用、履行期限和方式、安全注意事項和風險警示、售后服務、民事責任等與消費者有重大利害關系的內容,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予以說明。
葛友山律師指出,從這個案例來看的話,就是說經營者沒有提示消費者,或者消費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財產損失擴大,經營者都應該退還,這屬于雙方的一個不對等的格式條款或者不對等的一個合同行為。消費者可以要求解除合同,退還多扣除的款項。
葛律師提醒消費者,如果遇到了類似這樣的情況,可以通過與經營者協商、投訴消協、訴訟法院等三種方式為自己維權。葛友山律師建議,消費者可以到消費者協會進行投訴,消費者協會可以針對經營者提出公益訴訟來維護整個消費群體的公眾利益,消費者這樣可以降低自己的維權成本。
新聞多看點
NEWS MORE
專家給你三點消費提示,有效規避風險
第一,決定購買某一項服務的時候,一定要看清它的服務條款是否有其它可能會損害消費者利益的條款設置。
第二,在網絡消費中,大多數經營者都是通過綁定銀行卡或者通過綁定其它的網絡支付的方式來扣除款項。建議消費者在接受網絡服務的時候,盡量不要綁定大額的銀行卡,以免被不法分子盜取。
第三,盡量跟開卡行約定,每筆消費自己都能收到提示。(本文來源:央視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