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白茶”、福鼎檳榔芋、四季柚、薩啦咪雞翅、東貴“福鮑天下”……這些福鼎人耳熟能詳的福鼎特產,或許不經意間就在你的電腦視頻上出現,特有親切感。如今,隨著電子商務平臺的發展,來自福鼎“土生土長”的商品,正在逐步搭上這輛直通車,走向全國各地,甚至走遍全球。
福鼎商品上網亮相
“今年好口福食品通過電子商務直營平臺贏得銷售業績900多萬元,福鼎白茶一塊也有1000多萬的業績。”好口福集團公司營銷部助理陳秀梅說,今年電子商務平臺一塊,僅好口福食品占子公司營銷總業績的20%,為公司的銷售創下“汗馬功勞”。
2006年,董事長吳灼創辦好口福食品有限公司,兩年后該公司便涉足電子商務平臺,通過阿里巴巴開展網上營銷。如今,好口福食品除了專賣店、特產店、夜場、加盟店、商超及貼牌生產等傳統營銷手段外,還與阿里巴巴、京東商城、天貓、善融商務等4大電子商務平臺合作,開拓網上營銷。同時,通過直接銷售給東南網、拉手網、1號店等電子商務平臺轉售第三方的方式,建立400多家合作平臺。
與好口福一樣,福鼎吾要茶業有限公司與福鼎40多家的福鼎白茶企業在競爭中,另辟蹊徑,通過電子商務平臺,成為福鼎茶企中的后起之秀。2008年陳常沙和五個合伙人投資50萬成立竹欄頭白茶專業合作社。2009年他建立吾要茶業官方商城網站,推廣福鼎白茶,并與中國銀聯等多家單位簽訂了協議,讓網民可以直接在自己的網站刷卡交易。“今年公司通過網站業績可達到1000多萬元,電商營銷成為公司茶葉銷售的主要渠道。”陳常沙說。
據建行善融商務統計,福鼎商戶入駐該電商平臺已有140多家。在阿里巴巴、淘寶、京東商城等其他電子商務平臺上入駐的企業更是不計其數。
電商開交易新渠道
“好口福公司10個系列100多種食品幾乎可以在電子商務平臺上購買得到。”陳秀梅說,電子商務平臺具有品牌推廣快、運輸成本低、促銷效果顯著、交易快而直接等多種優勢,是其他傳統銷售渠道無法匹敵的,將成為今后公司銷售業績的重要生力軍。
陳秀梅介紹,一個電子商務平臺,相當于一家實體店,可實現300多萬元的年營業額,然而它的日客流量甚至可高達1000多人。3月份的一次促銷活動中,5000份的薯片,在12個小時內全部零售一空,這在零售環節中十分可觀。
據統計,截止2012年底,我國網民規模達5.64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42%,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了8.1萬億元。如今,隨著網絡購物作為一種新的消費方式,電子商務同樣已成為福鼎企業和消費者銷售及選擇商品與服務的重要渠道,逐步成為市場的主流商業形態之一。
近年來,福鼎市政府僅僅抓住了這一機遇,大力引導企業發展電子商務,加快福鼎商品網上貿易。在阿里巴巴福鼎辦事處設立之后,2012年9月東南網電子商務(寧德)管理中心在我市成立,首批10多家福鼎企業入駐。今年10月份,市政府與建行寧德分行簽約合作,建立善融商務“福鼎商品匯”。如今越來越多的福鼎茶業、水產、土特產、食品等各類企業紛紛入駐各類電商平臺,加快商品全國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