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初,前岐鎮政府會議室里,一場村(社區)干部公開招考面試正酣,21張年輕的面孔屏息凝神,為僅有的3個村級崗位爭相展示才干。
“本次面試雖僅招錄3人,但其他優秀青年將悉數納入鎮后備干部庫。未來村(社區)出現職數空缺時將擇優啟用,確保本土人才‘不斷流’,暢通本地人才返鄉服務、建設家鄉的渠道。這正是我們創新的‘一次招考、動態補充’機制。”前岐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陳世鑾介紹道。
今年以來,為破解基層“人才荒”的發展瓶頸,前岐鎮圍繞“堡壘工程”,將公開招考作為支點,面向社會公開招聘村級工作者時優先聚焦本鎮人才,設置政治素質、履職能力、無違紀違法等硬條件,確保人選與崗位高度適配。同時,在待遇保障方面,明確村級工作者薪酬對標村副職標準,疊加“堡壘工程”改革紅利,讓基層干部待遇從昔日微薄收入變為如今看得見盼頭的穩定成長通道。
“以前村干部崗位少人問津,現在本地的年輕人搶著回來干!”前岐鎮薛橋村黨支部書記張明炸難掩興奮地道出了崗位吸引力躍升的顯著變化。
前岐鎮實行“平時+年度”動態考評機制,通過考核激發隊伍活力:每季度開展“一肩挑”主干現場述職,讓干部“曬數據、剖問題、亮計劃”,接受鎮領導質詢與民主測評;建立電子考核檔案,對落后干部實行“一人一策”精準幫扶,既嚴管又厚愛;推行“大崗位制”,干部平均兼任3崗至5崗,隊伍規模精簡63%。
考核的倒逼效應十分明顯:在今年二季度考評中,前岐鎮8名村(社區)書記、40余名干部因表現突出獲評“好”等次,獲得通報表揚。
“干部‘跑’起來,難題解得快!”這批本土人才的源頭活水,正轉化為助力鄉村發展的澎湃動能:照瀾村黨支部書記王月桃等骨干帶領班子攻堅,僅用10天便清除了遺留的衛生死角;岐陽社區“口袋公園”項目提前兩個月竣工;薄弱村社積極吸納新人,為基層治理注入強勁“活力因子”;季度“述問評”機制推動干部從“年終算賬”轉向“過程抓常”……在“頭雁”帶動下,道路硬化、醫療短板補齊等民生實事加速落地。2025年上半年,全鎮信訪矛盾化解率同比顯著提升32%,治理效能大幅躍升。
“人才是鄉村振興的第一資源。我們通過‘堡壘工程’,著力構建引才育才用才全鏈條,讓村級崗位‘磁吸效應’持續增強、基層干部干事熱情充分迸發、鄉村發展內生動力全面激活。”陳世鑾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