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急等待數月,終于拿到工錢了。”近日,白琳鎮的茶山上,幾位外地采茶工圍攏在一起,手里攥著剛到手的勞務費,滿臉笑意。 這來之不易的喜悅,源于一場被及時化解的欠薪風波。今年采茶季初,這批采茶工便來到白琳鎮茶山勞作。然而工作結束后,辛苦數月的工錢卻遲遲未能兌現。焦急之下,他們撥通了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求助。白琳鎮黨委、政府得知情況后,立即啟動聯動機制,一邊聯系采茶工核實詳情,一邊迅速找到項目負責人,積極搭建溝通橋梁,全力協調解決欠薪問題,全力幫助采茶工開展維權行動。 “我們多次約談項目負責人,擺事實、講道理,把政策條文解釋得清清楚楚,把務工人員的難處講得明明白白。經過一番協商,最終將拖欠的勞務費全部發放到位。”白琳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張昌東說。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今年以來,白琳鎮堅持將民生實事、基層治理與提振干部作風、檢驗學習教育成果結合起來一體推進,切實將成效轉化為為民服務的具體實踐,讓群眾切實感受到新變化、新氣象。 以群眾滿意度為“標尺”,白琳鎮黨委班子帶著問題清單走進田間地頭,通過一線走訪、線上征集、網格服務等方式收集到近200條民生訴求。同時,將網格責任與作風建設緊密掛鉤,網格員每日巡查記錄,包村督導隊不定期暗訪抽查,對整治不力的區域通報曝光,督促村居溯源查擺作風問題,構建起“收集—分類—交辦—反饋”的閉環解決機制,讓152件民生實事落實到位。 如今,行走在白琳鎮的各個村落,村容村貌日新月異——水岐頭開展道路硬化工程,讓農用車輛不再顛簸;秀陽村新裝的太陽能路燈,照亮了夜歸人的路;棠園村修繕的候車亭,成了村民避雨歇腳的暖心港……這些有力舉措,不僅改變了鄉村面貌,錘煉了干部“釘釘子”的務實作風,也讓村民從“袖手看”到“動手干”,積極參與美麗家園的共建共治,形成了作風提升與環境改善互促共進的良性循環。 秀陽村等地新裝太陽能路燈 棠園村候車亭修繕 轉作風、提效能、促發展。在白琳鎮各重點項目建設現場,處處可見黨員干部沖鋒在前的身影。從國道G228翁江至白巖段路面白改黑工程到Y842車嶺線道路晉級改造工程,再到X97B縣道歸坪橋重建工程、農貿市場工程,黨員干部圍繞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百千行動等方面梳理出43個重點攻堅項目,逐個破解難題,全力推動項目建設提速增效,為地方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Y842車嶺線道路晉級改造工程 “我們把‘學’的成果、‘查’的實效、‘改’的舉措融入日常工作,用‘實干指數’換取群眾的‘幸福指數’。我們還將繼續堅持‘學查改’一體推進,‘知信行’三維聯動,讓優良作風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紅色引擎’,在為民服務的實踐中書寫新的篇章。”白琳鎮黨委書記陳德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