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網消息(記者 林珺 王東東 文/圖)“我和大家都是老朋友了,感謝你們時刻關注家鄉變化。今天又和大家見面了,希望你們積極為家鄉的發展出謀獻策。”27日下午舉行的“寧德市委常委與網友面對面座談交流活動”一開場,市委書記廖小軍就和網友們親切地打起了招呼。
這場“寧德市委常委與網友面對面座談交流活動”,已是我市第三次敞開大門,傾聽網友聲音,汲取民智。與往年不同的是,這一次,廖小軍不僅自己來了,還帶領市委常委一起來與網友面對面,“零距離”聽取60多名網友及中央、省、市媒體代表為寧德發展,特別是經濟發展、作風建設、民生熱點等方面問題“灌水拍磚”。
從民營經濟發展到產業布局;從教育均衡到保障性住房;從作風建設到行政審批……一個個市民關注的熱點問題,從虛擬世界來到了現實。對網友們的提問和一些質疑,在場的市委常委們“逐一接招”,做了詳細的解答。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今天大家提出了很多富有見地的意見和建議,會后我們將對網友、媒體代表提出的意見建議進行分析梳理、認真研究,采納合理的建議,結合教育實踐活動,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工作。”廖小軍說。
據悉,去年以來,廖小軍共收到相關部門報送的網絡輿情1800多件,批示330多件,對那些有資政價值的輿情信息,均責成有關部門加以吸收采納。
論發展 加大力度扶持“草根工業”
近期,受到國內外經濟形勢變化影響,我市民營中小微企業出現了融資難、創業難、生存難等種種問題,政府如何破解中小微企業的發展瓶頸?互動環節一開始,新浪網友“人大代表鐘奶祥”率先發問。
廖小軍表示,中小微企業是草根工業,為了培育增長點、培育后勁,市委市政府出臺了相關扶持政策,但中小微企業普遍對政策知曉率不高,今后政府將加強政策輔導,加大政策兌現,拿出更多資金來扶持中小微企業的發展。
廖小軍說,近年來,政府通過與金融部門合作,推出了適合中小微企業的貼息貸款,并通過改進創新金融服務和金融產品等一系列措施,使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難問題有很大好轉。今年我市計劃引進更多銀行進來,并加緊村鎮銀行建立,為中小微企業提供手續更為便捷的貸款。
三都澳港區將集中連片開發
三都澳良港是我市的一張名片,網友“小志TC”非常關心政府在三都澳開發開放上的新舉措。
“三都澳港區是重要的工業港區,我市要將其打造為貨物裝卸儲存、商貿等為一體的綜合港區。”政法委書記林鴻表示,未來三都澳港區將集中連片開發,漳灣作業區、灣塢作業區、溪南作業區各有優勢,形成鋼鐵、能源等臨港產業集群。我市還將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打通港口后方大通道,并加大海上清障力度。
“今年將推進港口投資主體多元化,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吸引港口、航運企業到我市開發港口項目,并依托港務集團公司,建設公共泊位。”林鴻說。
將探索十方面的軍民融合
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究竟將給寧德帶來了哪些優勢?面對網友“鰲城小愛”的提問,廖小軍說道,我市充分利用軍地資源,一種資源,雙方共用,溝通交流,相互兼容融合,走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道路。我市在全省率先提出建立試驗區,做好規劃,抓住重點,先行先試,產業示范,目前,市委市政府正在對十個方面的融合做研究,包括借助兵工廠和船廠的產業融合,借助港口、碼頭、高速公路、鐵路的基礎設施融合,以及后勤保障融合,醫療資源教育資源融合,國防動員融合等。
2015年建成寧德工藝博覽城
古田是陳靖姑的故鄉,還有著名的雙坑油畫等,古田網友“美好生活1號”對我市如何扶持本地優勢特色文化發展非常關心。
宣傳部長徐姍娜說,我市計劃扶持古田閩劇團赴臺展演,并正在制作《順天圣母陳靖姑傳奇》動漫,還將開發陳靖姑信俗文化主題游。徐姍娜表示,“十二五”期間,我市每年投入文化產業專項資金1000萬元,挖掘、保護、扶持地方特色產業發展,在土地、財稅、人才、投融資方面給予傾斜;并加大特色文化宣傳推廣力度,打造閩東特色品牌;打造“魅力閩東”等文化精品,讓百姓共享文化成果;加大產業化開發力度,扶持非物質文化遺產,擬在2015年建成寧德工藝博覽城。
建設中國最美灘涂攝影基地
近年來,霞浦灘涂攝影基地的知名度越來越大,政府對此有沒有進一步的規劃?霞浦網友“糖不苦”在座談會上詢問道。
市委常委翁祖強表示,對霞浦灘涂攝影基地,我市加大規劃和投入力度,于2012年編制完成景觀規劃,2013年又投入600多萬元進行建設,未來將把它列入我省旅游產業創新提升規劃,建設中國最美灘涂攝影基地。
今年,我市將做好規劃編制的實施,保護灘涂攝影資源,并加大聯合執法,推進旅游消費建設,打造攝影文化產業園區、海峽美食一條街,并出臺相關管理規定。
轉作風 百姓找政府辦事將更加方便
如何讓百姓辦事更方便?現場,來自哇哈網的網友提出了這樣的問題:“現在老百姓辦事情還要跑很多部門才能辦成,政府部門能不能更加方便群眾?”
對此,紀委書記金敏回答說,我市已進行了6輪機構改革,行政審批事項從1081項減少到184項,精簡率83%;9個縣市區全部建成行政服務中心,村級也有便民服務中心;在作風建設上,我市抓問責問效,去年通報了13起典型案例。今年,各部門將繼續落實“馬上就辦、辦就辦好”,也歡迎群眾在遇到作風效能方面的問題時,積極向紀檢監察機關反映。
群眾反映問題必須解決反饋
眼下,全市上下正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如何保證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不走過場,為群眾解決實際問題?”
面對福鼎網友“西城”的提問,廖小軍表示,我市正在建立健全一套科學有效的機制,組織一批專門的人員來收集民情民意,對收集到的問題責成相關部門進行解決,解決后還要第一時間進行反饋,做到民有所呼,必有所應,民有所求,必有所為,切實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
談民生
讓農村孩子共享優質教育
教育問題關系千家萬戶。網友“重新歸零”說,目前我市農村教育存在師資薄弱、教師年齡老化等現象,很大一部分生源外流到縣城,但縣城又承載不了這么多的生源,希望政府在教育均衡發展方面,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方法。
市委副書記李轉生說,市委市政府歷來對教育工作高度重視,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都給予教育事業傾斜。今年,我市將加大對貧困地區的教育投入和教育配置資源傾斜,鼓勵年輕優秀教師到農村基層鍛煉,繼續開展山區縣中學和中心城區中學結對,并運用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通過為邊遠學校布設寬帶,讓農村的孩子也能共享現代教育。
8212套保障房計劃年內開工
“房價這么貴,政府能不能多建一些保障房啊?”針對網友“寧德176”的提問,市長隋軍表示,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解決低收入群眾的住房問題,是今年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今年我市計劃新開工8212套保障性住房,比去年增長了將近2700套,市政府已經與各縣(市、區)政府簽訂可責任狀,給予用地保障、資金保障,并爭取上級資金補助,參與保障房建設。
堅決鏟除違章建筑“毒瘤”
“現在各個地方都有很多違章建筑,危害非常大,政府應該加大力度‘清違’。”柘榮網友“吳家大少”提出建議。
對此,市委常委倪政云表示,違章建筑不但是對資源的浪費,也是對資源分配的最大不公。近年來,我市每個月都組織大規模的“清違”行動,清理了中心城區19000多平米、140多座的違章建筑,并加大案件查辦力度,對頂風作案的,不管涉及什么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打擊一起,堅決鏟除違章建筑這個“毒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