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有保障,娛樂有去處,情感能傾訴?,F在的養老服務真正做到了‘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老有所樂’。”日前,93歲高齡的居民李光緣一邊說一邊在社區免費提供的電動按摩椅上調整了個舒服的姿勢。在李光緣家中,電動按摩椅、煙霧報警器、智慧門鈴等一應改善老年人居家環境的適老化改造設備,均由其所在社區的養老服務機構免費提供。 電動按摩椅、智慧門鈴 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居家適老化改造和服務提升,正惠及越來越多“銀發族”。據統計,截至2024年12月,福鼎市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占比已接近20%。這意味著平均每5位市民中就有1位是老年人。大多數老年人更愿意選擇居家養老,卻因養老設施受限,人手不足等因素,給居家養老埋下諸多安全隱患。 如何破解?福鼎堅持從小切口入手,完成適老化改造285戶,逐步滿足老年人“不離家、不離親”的高品質養老需求。 “現在,我們形成了以居家照料、機構服務、社區切入為模式的系統化養老服務設施網絡。”福鼎市民政局黨組書記丁宗明說。目前,福鼎已累計建成城鄉社區養老服務設施282處,各類養老服務床位數5360張,實現街道(鄉鎮)級綜合養老服務設施覆蓋率100%。聚焦老年群體照護、醫養、用餐等多元需求,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大力培育建設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將福鼎市青鳥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作為調度指揮中心,打造智慧養老信息化平臺,以聯動17個鄉鎮(街道)、288個村居,為全市失能、空巢等符合條件的“6+1類”老年群體提供助餐、助浴、助醫等精準服務,構建起覆蓋城鄉的“15分鐘助老生活圈”,目前服務對象人數已達16000人。 “我天天來這兒。”桐山街道79歲的朱世相享受著社區養老服務中心食堂里實惠的午餐,樂呵道:“這里一開門我就來。不僅有免費的閱覽室、影音室和休息室,還有很多老伙計在,我們在這吹著空調,玩玩棋牌或寫寫畫畫,每天都很舒服。” 棋牌室 “我們通過‘每月電訪+雙月家訪’機制,動態優化服務。同時,聯合社區衛生院定期義診,實現城鄉醫養協同。”福鼎市青鳥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江鑫說,該中心除了為老年人提供文娛空間,還提供智能監測、文化陪伴、上門護理等惠老服務。 實現家門口“老有頤養”,福鼎的革新實踐遠不止于此。桐城街道寶龍世家小區的2000平方米嵌入式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精準聚焦老年人需求,隨到隨走、用餐理療、周邊送餐等服務,打破了傳統養老院封閉式管理的局限。 該中心改造提升孝老食堂82家,創新“社區食堂+志愿服務隊+互助養老”的多元化助餐模式,通過志愿者和鄰里互助力量共同參與,解決社區獨居、空巢、高齡、失能等老年人“吃飯難”問題;加快構建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拓寬鄉村幸福院服務版圖與質量,推動養老機構消防安全和燃氣安全整改、遠程視頻監控建設,加速實現養老與醫療無縫銜接……如今的福鼎,即便在偏遠的村落,白發老人也能享受到專業的照護。 從高端養老院到鄉村幸福院,福鼎將作風建設與民生服務深度融合,不斷完善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大力推進名京生態園老人公寓、資國彌陀佛系養老等品牌項目建設,致力于服務質量與作風建設同頻共振。一項項長者床邊、身邊可感可及的養老服務,正穩穩托舉老年人的幸福晚年。 據了解,目前,福鼎已構建起較為完善的養老服務設施網絡,在運營養老機構26家,涵蓋公建民營和民辦各13家;建成79家孝老食堂,130家農村幸福院,1個嵌入式養老中心,34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以及6個社區居家養老照料中心,福鼎市養老設施總床位數5204張,每千名老年人擁有床位數占比43.8%。 “我們將創新推出民生綜合體一站式服務,加快構建城市養老幸福圈,有效整合‘一老一小’社區治理、社會救助資源,積極創建全國老年友好城市,推動福鼎市養老事業高質量發展。”丁宗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