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園水庫系由桑園電站大壩攔截九鯉溪上游而成,壩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積14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1.85億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5.86立方米/秒,水庫總庫容7350萬立方米,水庫面積2.72平方公里,調節庫容量5230萬立方米,屬多年調節水庫。
4月15日,福鼎市人大調研組一行在市人大副主任藍青的帶領下來前往磻溪鎮調研水源地保護工作情況,通過實地調研和座談的方式,與當地鎮村干部探索加強水源地保護工作的途徑。
磻溪鎮溪流廣布,淡水資源豐富,且均未被污染,水質條件良好,絕大多數地表水達到國家Ⅰ類或Ⅱ類水質標準。磻溪鎮境內現有百步溪水源地和赤溪水源地。其中赤溪水源地為磻溪鎮主要水源地,發源于福鼎太姥山、霞浦目海尖和柘榮東山埂三座大高山,匯集13條支流,流長25.86公里,下游延伸至霞浦縣境內楊家溪,注入東海,流域面積200多平方公里。磻溪鎮水源地在福鼎市舉足輕重,加強水源地保護、確保水源質量安全,既是確保我鎮乃至福鼎市民飲水安全的需要,更是對下游人民群眾健康負責的問題。
調研組一行先后到桑園水庫、九鯉電站、磻溪溪(百步溪上游)、仙蒲溪等地進行了實地調研,并通過下村入戶聽取情況介紹,詳細了解磻溪鎮水源保護工作的開展情況。
近年來,磻溪鎮以創建“省級生態鎮”為契機,不斷加強水源地保護工作,著力為水源地的保護構建了一個綠色和諧、干凈整潔的大環境。在嚴格落實各項保護措施的基礎上,通過制定《磻溪鎮水源地保護規劃》、成立水源地保護工作領導小組、落實水源地安全保障行政首長負責制、召開水源地保護專題會、組織專項聯合執法、開展“家園清潔行動”、完善環保配套設施、改廁改圈、河道清淤、植樹造林、加強宣傳教育等措施,不斷推動水源地周邊生態環境的良好保持和基礎設施的快速推進。據了解,僅5年來,磻溪鎮就先后投入330多萬元生態建設資金,完成造林植樹5000多畝,生態公益林面積12萬畝,發放生態補償金90多萬。調研組對磻溪鎮生態建設和水源地保護工作所取得的成就表示肯定,并稱贊磻溪鎮為“水源地保護和生態建設的典范”。
就如何進一步推進磻溪鎮水源地保護,調研組建議:一要繼續推進水源地環境綜合整治,在水源地保護區邊界設立明確的地理界標、警示標志和必要的隔離設施,并加大巡查力度,確保水庫水質安全。二要不斷完善污水網管建設,因地制宜,選擇濕地、凈化沼氣池等工藝對污水進行就地集中或分散處理,并繼續深化“家園清潔行動”,完善鄉村垃圾收集處理體系建設。三要加強農村畜禽散養污染治理,促進養殖糞便資源綜合開發利用,推廣集中養殖、集中治理的模式,減少農村畜禽散養的污染。四要爭取上級農村環保專項資金,強化森林封禁和管護措施,逐步減少施用化肥、農藥,加強沿河保潔,研究建立水域保潔長效機制。五要抓好宣傳教育,不斷增強全民保護意識,通過廣泛宣傳、組織培訓等手段,讓普通民眾和保護者對水源安全引起足夠重視,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全面營造人人水源安全的氛圍。(周瑞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