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新聞網網消息 (雷順號) 今年30歲的周文興,如今與福鼎城里人已沒啥兩樣:說著地道的桐山話,開著私家車,娶了福鼎城里姑娘,生活中的一切元素都打上了深深的“福鼎烙印”。
7年前,周文興還只是來自前岐鎮周家山農村的一位打工仔,7年里,他實現了人生的三級跳:從一名普通的裝配工到技術員,從技術員到產品認證員,再從代銷產品到自己創辦實業。技術是他實現三級跳的那塊跳板,而機會無處不在。
愛讀書的打工仔
周文興出生在家境清貧的山區,父母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高中畢業后,他就跟村里的人外出打工。2005年,他來到福鼎,在一家化油器廠找到了一份工作,做起一名普通的裝配工,一個月的收入只有1200元。
在工廠一線,盡管工作很辛苦,周文興為了把工作做得更好、更出色,沒有忘記學習。一年后,周文興成了廠里一名出色的技術員。
第二年,因為他在行業內有過硬的技術,被其他化油器制造公司挖走,負責整個企業的產品質量檢驗。這是一件很有挑戰性的工作,必須具備過硬的實際操作技術,還要有過硬的專業文化知識,以及與團隊的良好溝通能力,在大學生和碩士生成堆的公司里,高中畢業的周文興感到處處都是壓力。
這一年,周文興變成了一個“讀書狂”。一有空閑就跑到新華書店里,“泡”在那里看書。為了省下更多的錢用來買書,他把抽了6年的煙也戒了。他只有一個目標:必須把這個工作做好,要對得起老板給的這個機會。
剛剛把企業產品質量檢驗的工作拿下,在大家都對周文興另眼相看的時候,新的機會又在等著他了。
當時,一種廣泛運用于割草機、吹雪機上的通用化油器在福鼎興起不久,產業鏈還不完善,很多廠家都苦于找不到配件。周文興已經掌握了這里面的技術,他看準了這個機會,想自己創業,但苦于平時的收入都投入到了讀書學技術中,當時口袋里還不到5000元。
但是,誰也想不到,他竟然能憑自己的誠實和口才,最后以“按揭”的方式,租到了一間150平方米的店面,2007年,在客商云集的福鼎閩浙邊貿商城,周文興的配件經營店開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