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積極加快電網建設步伐,助推經濟發展。圖為城西110千伏變電站。
十七大以來,福鼎工業步入全面振興的新階段。面對強勁的發展態勢,福鼎供電公司以助推地方經濟發展為己任,積極加快電網建設步伐,不斷創新服務舉措,認真履行社會責任,努力優化地方項目發展環境。
硬件提速
五年實現電網大蛻變
十七大以來,福鼎電網在短短的五年內以前所未有的發展速度實現了歷史性蛻變。2006年,在福鼎供電公司的積極爭取下,220千伏福鼎桐城變竣工投產,根本性解決了大網電源難以入市的“瓶頸”問題。此前,福鼎市變電站只能負荷110千伏,而市用電負荷已達8萬千瓦。由于我市電網處于省電網末端,最大輸送容量僅4萬千瓦。與此同時,福鼎用電負荷和用電量年均以20%以上的幅度遞增,導致企業用電拉閘情況時有發生。
在解除了“電輸不進來”這一招商引資的大“瓶頸”后,福鼎工業發展如同插上了騰飛的翅膀,顯現出強勁的發展態勢。說到電資源,福建永大合成革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巖豪感慨頗多,他說之前拉閘限電現象時有發生。自220千伏桐城變的建成投產后,公司的生產不再受電力能源的制約,企業生產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經濟發展,電力先行。為應對工業發展帶來的用電量增長,2007年以來,福鼎供電公司在千方百計克服電網建設與改造資金“瓶頸”,于2009年4月順利建成220千伏樹兜變電站,為我市電網與省網的交換開辟了一個新通道。2007年至今,福鼎35-220千伏變電站由12座增加到16座,市區25條10千伏線路全部實現手拉手環網供電;同時針對福鼎電網易受臺風災害侵襲的特點,自2006年“桑美”災后先后自籌資金2200多萬元增設防風拉線8000多組,抗災水平得到大幅提高,為工業項目提供了更有力的電力支持。
軟件提速
量體裁衣留住回頭客
在加強電力基礎建設的同時,供電部門經常組織人員到企業調研用電需求,為企業量身定做服務方案,如掛點服務、VIP服務、客戶經理制等,積極開展“兩保三進”活動,以真誠、快捷的服務吸引浙南產業投資者,為大力推進“工業立市”進程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在用電報裝方面,福鼎供電公司全面縮短業擴流程時限,成立項目服務中心,采取“一站式”對外,全過程跟蹤全市各工業園區新入駐客戶項目,簡化業擴報裝流程,制訂工作倒排計劃,合理安排項目工程建設時序。對重點工業項目,項目服務中心未報裝先介入,量身定做供電方案,層層溝通協調,全力保障企業用電。
在售后電力故障檢修方面,該公司搶修中心全員24小時開機隨時候命,搶修負責人在接到事故報告后,在電話中事先詢問癥狀,進行初步診斷,根據事故類別通知相關人員趕往現場,以減少因召集人數過多而引起時間延誤,同時倉庫人員隨時候命,在搶修人員確診后,將所需設備第一時間送出,確保在最短時間內為客戶恢復供電。
為盡量減少停電對客戶的影響,該公司在全區縣公司率先組建了配網帶電作業班,先后投入200多萬元資金,購置了帶電作業車1輛和帶電作業安全生產工器具及配套設備,并建設了3間設備庫房。今年1~8月份累計開展配網帶電作業81次,有效減少了檢修停電時間,有力保障了工業企業生產的穩定用電。
今年6月,該公司啟動“兩保三進”活動,截至目前走訪企業用戶83戶,深入江南造船廠等省重點項目工程、文渡、龍安等工業園區,通過企業家協會等平臺定期互訪,了解并解決企業用電困難,加速入園企業接電投產,進一步提升了優質服務水平。
對供電服務在這幾年內的快速升級,華隆企業總經理邱禮文感觸頗深:“現在福鼎的供電環境越來越穩定,供電服務更是周到、快捷,早年一些想轉移產業的企業都留了下來,一些在外辦企業的本地企業家也開始返鄉辦企業,引進的新企業更是一年比一年多,大家都對在福鼎的發展前景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