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上職業學校依然可以考取大學,或者可以學得一技之長到社會上施展創業才華,但是許多人對職業學校仍另眼相看。福鼎職業中專學校則是一個例外。享有“閩東職教一枝花”之美譽的福鼎職專,近年來探索出適合自身發展的職業教育辦學新模式,以及向社會輸送了大量成功創業人才而受到業界和家長們的關注。去年還被列入省級示范性現代職業院校建設工程2017年培育項目院校,前不久通過有關部門驗收。
緊盯目標,培養創業人才
“各專業學生多次在全國、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獲獎,教師也多次參加全國中職學校信息化教學大賽中獲獎,學校先后分別被列為國家、省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和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建設示范學校……”近幾年,福鼎職業中專學校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
在福鼎職專與主教學樓之間有一條長長的通道,通道兩旁分別立著從該校畢業出去的“優秀畢業生風采”展板。“功夫動漫”總經理李竹兵、全國勞模卓繼雄、環保達人朱昌藏、烹飪大師馬振杰等,這些福鼎職專優秀畢業生,并且在社會上頗有成就的“名人”赫然在列。
李竹兵就是其中一個優秀畢業生,他通過十年時間潛心打造的動漫王國享譽業界,他通過努力,從一個白手起家的創業者逆襲成身家億萬的霸道總裁。李竹兵的創業之路頗為神奇,他原本出生在貧困家庭,只因從小愛畫畫,他的美術天賦顯現了出來,并且在福鼎職專學習期間,經老師指導,他的美術才華為日后立業打下了良好基礎。果不其然,有一次李竹兵憑借一張出色的海報設計,進入泉州一家稍有名氣的廣告公司就職,從此,他的人生翻開了嶄新的一頁。之后才有機會成為知名的“創業典范”。
像李竹兵這樣從福鼎職專畢業出去的優秀畢業生絕不是個例。據不完全統計,從福鼎職專畢業出去的學生多達上萬人,這些學生大多在社會立足并大多取得一定成就。
福鼎職專創辦30多年來,優秀畢業生遍布社會各行各業。圖為位于校內的“優秀畢業生風采”展板。
圍繞市場,設置品牌專業
“校以生為榮”,一個學校畢業生多有成就,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校的知名度。但同時也說明,這個學校在教育教學方面下了不少工夫。“專業設置圍繞市場轉,這是我校靈活、創新辦學的模式。”福鼎職專校長曾呈崧介紹。當前,在職業學校生源招生難的背景下,福鼎職專能夠保持一定的生源數量,與該校不斷根據市場需要及時調整專業有關。
福鼎地處閩浙邊界,地理條件優越。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市經濟社會等各項事業均取得長足發展。先后獲得“中國化油器名城”、“中國白茶之鄉”、“福建美食名城”、“太姥山5A級風景名勝區”等眾多名片。隨著這些名片的效應不斷顯現,與之相關的產業隨之出現并且不斷壯大。為此,福鼎職業中專學校近幾年主動對接地方產業,通過市場調研、論證,并結合學校實際,積極調整、改造專業結構,先后開設了機械制造技術、茶葉生產與加工、中餐烹飪、酒店服務與管理、導游服務等專業。
2014年,該校又積極融入互聯網+時代,開設電子商務專業,并探索農村電商、跨境電商新課程,目前,該專業學生共有6個班,230人;2016年伊始,市人民政府將“推進文化創意服務業的發展”寫入“十三五”規劃,福鼎職專便迅速對接中國動漫界的領軍人物該校優秀畢業生———李竹兵,與其“功夫動漫(中國)有限公司”合作,于2016年秋開設“計算機動漫與游戲制作”專業。
與此同時,福鼎職專還發揮自身資源優勢,根據社會需要,開展的各級各類社會職業技術技能培訓工作,主動定期為企事業在職員工、下崗工人、現役軍人等進行無償的技能培訓。
在適時調整專業,滿足社會對人才需求的同時,福鼎職專還將建設品牌專業作為重要工作來抓,力求通過骨干專業支撐和品牌推動提升學校競爭力。經過多年努力,目前,福鼎職業中專學校已打造出“中餐烹飪”、“電子商務”兩大骨干專業。
據了解,中餐烹飪、電子商務專業作為“福建省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的重點建設專業,品牌效應顯著:其中“中餐烹調技術”課程為福建省首批特色課程,中餐烹飪實訓基地為省級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基地和省級公共實訓基地,學生近幾年參加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獲得一金四銀五銅的佳績,參加福建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獲得七金十一銀二十九銅的佳績;電子商務實訓中心為縣級人才培養基地。這兩個專業的畢業生就業率達100%,對口率達100%,骨干、品牌專業的建設,有效地帶動了學校整體事業的發展。
適應市場需要,2016年與“功夫動漫”合作,開設“計算機動漫與游戲制作”專業。
校企合作,“訂單”培養人才
一所現代職業學校的生命力和競爭力,需要有骨干專業的支撐和品牌帶動策略,同時還需要與企業進行合作,實行“訂單式培養”,擴大社會影響面。
為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開展理實一體、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自2009年開始,福鼎職專先后與我市電子商務龍頭企業———福鼎艾洛裳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合作,引企業車間進校園,實行“前校后廠”辦學。學校與企業共建近10000平方米的校內實訓基地,覆蓋中餐烹飪、電子商務、機械制造技術、美容美發等專業,先后開辦了“品品香班”、“友力班”、“金九龍班”等冠名班,進行訂單培養。
“校企合作的基礎就是雙方共同招生宣傳、共同設置課程、共同承擔教學任務,實行訂單式培養人才的好處就是企業能夠得到人才,學生能夠得到技能,學校能夠得到發展。”福鼎職專招生辦負責人介紹,實現學校與企業“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雙贏結果,校企合作邁出了實質性步伐。
與此同時,那些家庭條件比較困難的學生,除了享受國家的政策資助外,還特別得到企業每生每年1200元的生活補助;企業同樣在生產繁忙期,需要臨時補充員工時,學校帶領學生下企業,既實現工學交替、學生與學徒合一,又幫助了企業解決暫時的用工困難。實踐證明,引企入校共建實訓基地的模式,真正實現了校企共建共育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