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武漢10月15日電(陳夢謠)10月15日中午,為期三天的第二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在武漢華中科技大學落下帷幕,本屆大賽以“擁抱‘互聯網+’時代 共筑創新創業夢想”為主題,由教育部、中央網信辦、國家發改委、工信部、人社部、國家知識產權局、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團中央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
大賽盡展高校創業者風采
本屆大賽參賽高校2110所,占全國普通高校總數的81%,學生報名項目118804個、直接參與學生545808人,分別是首屆大賽的3.3倍、2.7倍。大賽分為創意組、初創組、成長組,并根據行業領域細化為“互聯網+”現代農業、“互聯網+”制造業、“互聯網+”信息技術服務、“互聯網+”商務服務、“互聯網+”公共服務和“互聯網+”公益創業6大類、27個行業。在校級初賽、省級復賽的基礎上,全國共有600個項目入圍全國總決賽,通過網上評審和會議評審,產生了120個項目進入13日的全國總決賽,在激烈的比賽后誕生了三十強,奪得了大賽的金獎。
參賽選手在規定時間內進行項目路演并回答評委提問,比賽緊張激烈。來自浙江大學的“空氣洗手”裝置利用雙霧化技術實現單次洗手節約90%用水量,并進行了公益創業;來自南昌大學的“海昏時空城”首次探索了旅游與VR相結合的模式,并在技術上試圖突破體感觸覺的局限,嘗試挑戰神經觸覺新領域;來自華中師范大學的慧淬團隊研發了新型鋼軌養護技術,使鋼軌壽命提高了10倍以上……
比賽于13日下午還舉辦了投融資洽談會,投資人與創業團隊深入交流,促進了創新創業投融資的對接。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共筑創新創業夢想
在大賽進行的期間,同時開展了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成果展、“互聯網+”產學合作協同育人報告會、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經驗交流會等活動,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精神傳遞下去。
在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經驗交流會上,北京、遼寧、湖北、江西、陜西5地教育部門及北京郵電大學、上海理工大學、四川大學、昆明理工大學4所高校分別作了會議交流發言。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林蕙青在會議中強調,要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全力以赴,持續努力,把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推向深入,進一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服務創新驅動發展、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撐。
14日開展的“互聯網+”產學合作協同育人報告會上,來自各個企業、創投機構的總裁、經理分別作了演講,就“互聯網+”時代下的創新、創業以及相應的創新教育發表了各自的觀點。
打造一場永不落幕的比賽
經過激烈的角逐,14日,大賽決出了本屆的四強團隊,來自北京大學的ofo共享單車、來自山東大學的越疆DOBOT桌面機械臂、來自南京大學的Insta360全景相機以及來自西北工業大學的翱翔系列微小衛星分別獲得了大賽的四強。14日晚上,大賽進行了最后的激烈角逐,產生了本屆比賽的冠亞季軍,來自西北工業大學的團隊一舉奪冠。
15日,大賽舉行了盛大的閉幕式暨頒獎典禮,向獲獎團體頒發了36項金獎、115項銀獎等獎項,頒獎現場中還進行了簽約儀式,創業團隊和創投機構實現了成功對接,另外,閉幕式中還成立了中國高校雙創產業投資基金。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閉幕式中發表了講話,向獲獎團體表示熱烈祝賀,肯定了本屆大賽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的培養與調動,認為大賽“大大激發了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激情”、“催生了一大批優秀成果”并“有力促進了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對于教育改革,陳寶生提出了具體的要求。此外,他還對大學生們提出了幾點希望,希望更多的同學們鑄造創新創業夢想。
最后,閉幕式啟動大會會旗交接儀式,陜西省人民政府接過會旗。
本屆大賽著力打造一場永不落幕的比賽,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精神繼續傳遞下去。據悉,下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將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