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時下比較新潮的一種聊天工具,微信已經悄然影響我們的生活,它在傳播信息方面的優勢非常明顯。既然可以傳播信息,那用來傳播知識能否可行呢?
利用微信平臺建立“家長微信群”,一方面方便家長了解學校的近況,參與班級的活動;另一方面,也為家長與老師、家長與家長之間交流教育經驗提供了一個平臺。這種家校聯系方式的推出,可調動家長的積極性。當大部分班級的“家長微信群”人數達到本班人數60%之后,就可推出微信公眾平臺,以實現“微信上課”的目的。
具體來說,教師們可提前在一起集體備課,討論教學的重難點,然后制作出精良的微視頻教學作品,發布在微信上,讓學生通過家長的手機學習課程內容,然后查閱相關資料豐富自己的認識,待到上課時,學生已經是有“備”而來,總結自己在預習中的所學,交流自己的認識,探討自己想到的問題,在這一過程中,老師適時做出指導,點撥,真正地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有效解決學生的預習環節和拓展環節。
從操作平臺方面來看,相比慕課以電腦為平臺發布信息、通過電腦終端接收信息;微信則以電腦和手機作為平臺,發布在微信上,以更便捷的手機接收為主要方式,靈活、方便,不受時間、地點、環境的限制。從使用群體方面來看,慕課以本校相關年級的學生為主,人數少,范圍小,不能自主選擇教師及課程,而使用微信的成員不受地域限制,只要是所用教材版本符合即可,參與人數多,覆蓋范圍廣。
從制作技術來看,慕課需要以moodle為平臺,使用專門的錄音手段,而微信視頻只需把相關內容制作成PPT,然后運用PresenterSoft PowerVideoMaker這一軟件合成視頻即可。相對來說,這種方式對技術的要求較低,方便易學。
相比慕課投資大,技術精良的“官方版”,我們通過微信來發布微視頻作品,可以稱得上是短小經濟的“山寨版”,而這種“山寨版”可操作性強,更符合我們的實際需要。 □ 本報通訊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