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曰:“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天下難事必成于易。”推行精細化管理就是要“事事有人管,時時有人管”,變一人操心為大家操心;每一個步驟都要用心、細心、精心,每一個環節都要精細,把每一項工作都做成精品。
時下都在說精細化管理,學校亦然,變“粗放”為“精細”,把學校的各項工作、各個環節盡可能細化,并尋求全面、全程管理的有效對策。學校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如果把精細化管理落到實處,必將推進學校教育工作更上新臺階。
那么,到底學校的精細化管理包括哪些內容,怎么做到精細呢?就目前我市的學校精細化管理的具體實踐來看,至少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師隊伍管理。它強調的是隊伍的素質提升,這是學校發展的核心和關鍵,是學生健康發展的保證。要抓師德、抓學習、抓技能、促專業成長等。各校務必要重視師德師風建設,要求教師要以高尚的師德和良好的形象修養贏得學生、家長、社會的尊重。學高為師,教師是愛學習善學習的典范,要有終身學習的理念和內心驅動,通過不斷的學習充電,發展自己惠及學生。要強化崗位練兵活動,通過多種方式形式促進師能的提高。要盡可能地搭建教師發展的平臺,拓展教師的思維和視野,引領教師的專業成長,從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二、教學細節管理。它強調教學過程和服務,注意細節,包括教師備課、聽課、教研、學生作業、教學秩序、教學常規等。教學細節管理的關鍵是落實好教學常規。學校要嚴格按照省教育廳頒發的中小學常規管理的若干意見,從備課、上課、作業、輔導、教學評價、教學研究等每個環節都要抓實抓細。教育主管部門更要重視抓學校的教學常規工作,加強督查指導,持之以恒地抓,對轄區內學校的教學常規落實情況了然于胸,抓出成效,真正讓教學常規貫穿于學校教學管理的全過程,貫穿于教師教學的全過程。
三、質量監控。它強調質量意識,有效課堂。要抓規范教學行為、優化教學的過程、提高教學質量,重在課堂教學管理。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的管理者要對教學過程和教學結果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檢測,并實施有效控制的過程。我們平時的教學檢查、評估、調研都是監控,所以監控有很強的過程性,它體現在目標、過程、效果、環節等各個方面。各校要樹立正確的質量觀。不斷強化科學的質量意識,牢牢把握質量是學校安身立命的根本這一條主線,自學建立自我完善、自我約束的教學質量監控與保障體系。每所學校因辦學理念、校園文化、師生行為、辦學特色、管理方式等等存在差異,對質量的監控也不盡相同。但是,質量監控的著眼點應該是學生,所以質量監控要落實在學生的學習方法、行為能力和創新精神上。
四、考核評比。它強調內功內力的強化,過程考核和結果考核并進,完善管理制度,促進良好教風的形成。要完善現代學校制度,以制度規范教師的教學行為。考核評比內容應該涵蓋學校管理的各個方面各個環節,制度建設、校容校貌、德育工作、教學管理、后勤保障、安全工作等,以體現“事事有人管,時時有人管”。
學校管理的精細化,是現代學校發展的必然,是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時代需要。它既是思想觀念和意識,也是辦學的具體行為和科學實踐。它要求學校的管理要條塊清楚,層次分明;要持之以恒,激活機制;要檢查落實,推陳出新;效果顯現,全面提升。我們要好好地研究,努力地實踐。